close

車票14.jpg

(首圖:慕尼黑機場火車站。

在台灣的水深火熱,在踏上德國的土地後,變得興奮。

即便到了一個月後的今天,對德國的愛還是不變。)

 

書寫日期:10.11.2017-23.11.2017

為了要更加真實地記錄下這段日子,所以把區間也仔細地記下了!

 

> 來德國的這些日子(23.11剛好是第45天),逐漸習慣生活瑣事的同時,也備感壓力。

 

德國和台灣有很多不同,這些不同是當我還在台灣時不斷嚮往的。

覺得這就是德國的魅力所在,或說留學的前提條件。

就是不同,到這裡才會有意義。

希望自己能浸染其中,再把那點滴有別之處融進血液裡一輩子帶著。

 

而這些書報雜誌媒體所書寫報導的德台差異,

由些差異而形塑的眾多魅力之中,我最頃心於「理性」這項不同,

因為曾看過一本書《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

當時為了研究教學方法而讀,書中一個又一個的案例,

描繪這些德國媽媽如何教育小孩懂得理性思考而後養成自律習慣,

每讀完一個案例,就不禁在內心讚嘆:

難怪成為經濟穩健、工業發達的大國。

而因著這樣機會接觸這本書後,

不禁讓我對德國更加嚮往、好奇,也激起自己積極找尋圓夢的可能。

 

現在算是人生一個階段的圓夢了,

可是親自生活在這裡後,的確,德國有很多不同,

但是也有很多並沒有像文章、媒體所描繪的那樣不同,

更多時候是在語言不是很通的情況下,大家的想法或行為居然還相同的,

這些讓我不禁想起了科學中所謂的「(定)律」,人終究是共感的。

 

這裡,不禁想寫寫,關於留學一個半月所觀察的「不同」記錄簿,

並且以學校為起點作為紀錄開端,因為這是我花最多時間待著的地方。

當然,這些不同不只是校園內成立,不少更是校外時常發生,

但是限縮範圍(小樣本觀察XD)比較好實況轉播,

如果有興趣不妨接著跟著我看一看吧!

 

我的學校位在Bayreuth這座小城。

當初申請學校時,直接放棄北德所有學校,因為怕冷。

沒想到開學當天的新生導覽,

學長就說Bayreuth可是全德國第二冷的地方喔。

聽到這句話TMD立刻在心裡飆出來,看來有些人生的坎,

比如怕冷,比如怕英文,比如怕社交,還是得好好面對啊...

不然一切只會一直找上門。

 

Universität Bayreuth是一所偏向跨領域的學校,而且非常國際化。

「國際化」就是最大的不同。

這裡的國際化真的是世界大熔爐,從北美到南美,從歐亞大陸到非洲大陸都有,

當然也有印度、東南亞學生,還有最讓我好奇的以色列人。

到了這裡開始生活一個半月後,才發現以前學的地理知識根本嚴重不足

 

從「國際化」這點,就可以延伸出三點與台灣相當不同的地方:

1.  語言觀

2. 地理/世界觀

3. 包容度

 

第一個「語言觀」想提的是在德國普遍大家都認為英文真的只是眾多外語之一,英語和其他語言是平等的。

這點在許多文章和媒體都報導過了,不外乎說台灣太過重視英語,認為有英語能力就等於國際化。

(這點包含之前也有一些母語非英美語系國家的人來台尋求工作,只因為非為英美與母語者,門檻就相對變得很高。)

英語的的確確非常重要,更是與國際接軌的基礎

但是,其實如果要更有效地學習英語,真的蠻建議非要限定只能把英語當升學考科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可以在會考或學測/指考能選擇自己想考的外語項目,

相信應該會有更多人願意在英文這塊努力吧!

在只學英語的情況下,就會覺得英語很難、很煩,

可是如果有許多語言可以選擇,通過比較就會覺得其實英語並非最難的,

而且如果學習第二甚至第三外語,還可以通過比對加深對外語的連結

 

像我本身很怕英文(對英文有相當不好的回憶),

但是自從對德國產生興趣並開始補德文之後,

不僅愛上德文(德文明明比英文難超多但我就是愛它)

而且後來也漸漸對英文改觀,漸漸更勇敢地用英文溝通,

也主動想多瞭解英文,對「學習外語」這件事不再感到恐懼。

(其實,說起德文補習,第一堂課老師用全德文說話時,

我當時心裡想的是:

搞什麼?我怎麼會來這學語言?而且還是德文?

然後不免又開始問自己的人生到底在幹麻。)

 

此外,在德國,無論是當地學生,還是來自歐洲其他地方的學生,

會很多種語言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事。

也許你會說,沒錯呀!

他們語言共通點這麼多,字母也差不多一樣,當然好學。

但是,如果回到亞洲還看,好像對於韓語和日語等漢字文化圈,

雖然也有很多人學習,但是卻沒有像歐洲這樣差不多人人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有時候「會語言」的標準是什麼呢?

很多時候,其實只要聽得懂、會講並敢講

就遠勝過累積深厚的語文知識或是紮實的文法訓練。

來到歐洲才發現原來語言知識的累積是聽說遠大於讀寫。

過去在台灣學習英語時,都是先從背單字、課文然後才練習聽力,

口說的訓練則更是少之又少。

 

到德國之後,才發現「耳朵打開」這件事超級重要。

耳朵打開後,即便開始聽不太懂內容,但是通過不斷地聽,

抓出關鍵字和說話者的情緒,逐漸就會進步。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因為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語言白癡,

可是居然可以透過「耳濡目染」,也漸漸可以推知一二。

 

此外,耳朵打開後,就要勇敢「模仿」,

然後大膽地問對方對不對。

(當然這僅限於認識的朋友之間,

其他時候只能默默模仿或是聽音查字。)

 

 

而第二個「地理/世界觀」很不一樣這一點就相當有趣。

因為大家都來自不同國家,大家過去學習認知這世界的模式都有些不同,

這就造成有時候聊天時會鬧出一些笑話。

 

比如最常見的把「台灣」和「泰國」搞混這就不用多說。

(但幸好遇到的大部分同學都知道台灣是在中國的東邊,離香港很近之類的。)

 

其他案例則是我地理知識薄弱。

某次我竟把語言課上遇到的同學的國家(西班牙人)不同城市的方位弄錯,

竟然忘記馬德里是在巴賽隆那的西邊!

說錯的當下整個自己很很尷尬,幸好她完全沒把這當一回事,

後來就繼續跟我聊高第的作品。

 

還有一次則是和義大利人聊天,聊到他的家鄉時,他說住在Verona,

然後我就很開心地把Verona想成Venice...

一直把自己旅行過Venice,對Venice的印象說出來。

這下就尷尬了。

(還好聊天的時候我習慣用問句,像是你的家鄉是不是有...?

用問句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因為當提出問題基本上對方都很願意提供答案,

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在像這樣情況下比較有轉圜餘地...),

直到他說出他們家有茱麗葉喔!

我才赫然想起:X,是那個茱莉葉故居小鎮,糗了。

 

但其實出過幾次糗之後,就漸漸發現認識的歐洲人似乎都不是很在意對或錯,

而且當對方發現你很願意聽他們講話時,通常他們就會很樂意分享很多!

 

除了這幾個case外,也認識阿拉伯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吉爾吉斯斯坦人,還有北非的一個博士生

(我至今還不知道到底他來自哪個國家Orz)

當在認識吉爾吉斯斯坦人時,一度還搞不清楚地理位置在哪,拿著手機查了好一陣。

 

在遇到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多麼的狹隘,

「井底之蛙感」總在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時,油然而生。

 

另外一個地理/世界觀的不同則表現在「移動」這件事上。

在德國車程1小時能到得了的地方代表很近。

在歐洲,車程四小時能到得了的國家叫鄰國。

甚至飛行時間在三小時以內的地方,也稱為「超短程」。

像是果果班上有一位土耳其人,就週末坐飛機回家,週一再回德國。

或是在班上的一位德國人早已訂好寒假飛往毛里求斯的機票。

(他講毛里求斯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它「大概」位在哪裡,

是後來朋友說是不是在非洲,查了才知道是一個很美麗的小島。)

這些對我來說是「大事」的事,在這些外國朋友的眼中好像再簡單不過。

光想到只是週末就要到機場出關入關還飛那麼久,就懶得跑了,

而且還要花費一大筆錢。

可是,現在的我不禁開始問自己,這樣的想法對嗎?

也許我不應該為自己的人生找太多理由,只想維持安穩

 

最後一個最不同的點則有一點爭議。我把它稱作「包容度」(或文化適應力

也許因為歐洲大陸各國國土相連,語言、政治、文化甚至宗教差異很大卻又互相影響,

形成德國人(或是說歐洲人)對異國文化都見怪不怪了。

不論遇到哪個國家的人都很能聊(而且通常都會配著酒...)

這一點跟待在台灣時相當不同。

 

在台灣通常是很親很要好的朋友才會聊的話題,

或是一聊就會覺得很無聊的話題(使人敬而遠之那種比較深入的)

在德國基本上很快就會接觸到,而且變得很有趣。

凡舉住宿、旅遊、健身、教育制度、產業結構甚至是經濟方面等話題,

都可以在不算太長的時間內聊到。

而且即便自己一講英文還是緊張,不是說得很正確、流利,

身邊遇到的人還是很願意聆聽我想要表達的內容,

並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事情。

 

這突然讓我想起在台灣時總會想著放開心胸,擁抱不同等話,

的確使我成為一個樂於接納不同族群的人。

但是,來到德國這多元化且國際化的校園,

才發現這世界遠遠比想像中的大很多很多,

而且和不同國家的人相處,遇到事情的想法或做法的確有很大的不同,

而有時候則還是會處於很驚訝的狀態下結束了話題。

 

不過,雖然在學校裡不論是自己,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

都可以和歐洲人很愉快地相處,並且有被尊重的感覺,

在校外還是曾看到歧視的現像。

 

在Bayreuth這座小城鎮目前遇到的德國人都非常友善親切(完全顛覆來之前的印象)

而且如果遇到問題,通常只要提問對方都會相當耐心,甚至願意放慢速度講解。

但是,在這裡待了一個半月後,

有一次搭公車卻親眼看到幾個青少年看到土耳其人上車(不太確定)

他們面露不屑神情,然後就離開原本座位換到其他地方,

看到這樣的情況,當下還是有些難過的。

 

身為亞洲人,和在這塊土地上所謂的外國人,

從第一天踏上這塊土地開始,

引來他人好奇的眼光再正常也不過。

 

然而,到目前為止,我每次接收到好奇的眼光時,

雖然感到害羞,卻也莫名變得大膽,就衝著對方微笑

這下好了,通常對方竟然也笑著跟我打起招呼來,

有時是個Morgen, 有時是個Hallo或是Servus,

對於在異地留學、感覺漂泊的我,特別感到溫暖。

 

這個時候不免就想起人是有共感的,即便語言不通,

還是可以互相透過肢體、表情呈現一切。

而且遇到突發狀況時,大家的反應幾乎相同,

更是有強烈的「共感」感 。

(如有一次賣場有一位顧客突然不舒服,

店員、旁邊的一些顧客都過去關心,

這畫面不禁讓我想起很多人,甚至包含德國人自己,

都說這裡的人很冷漠,只管自己的事,但其實並不會呀!)
 

除了在突發狀況下,平時很多情況下,尤其是牽扯到人情的部分,

不論是哪國的人,人們的反應或做法也還是雷同的。

 

比如許多帶著小小小孩的媽媽們,都還是用很關愛的眼神,

注意小孩的狀況,也有不少媽媽是把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

並不像過去所讀個說理所寫的,為了讓小孩成長、獨立,

所以跟小孩很疏離,只在需要時給予適時的幫助。

(寫到這裡不免要說,《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裡描繪的媽媽們,

好像都有點過於嚴苛。但她們也還是很愛孩子的。)

 

又比如情侶之間放閃和呵護,還比如對於長者的體貼尊重。

(只是德國長者似乎不喜歡他人讓位就是了。)

這些關於人們的互動,都跟在台灣時的舊有經驗很像,只是人們的長相和語言換了。

 

這就是一個半月來的觀察片段紀錄。

是非常片面而且非常主觀、從生活提取的紀錄。

花了許多時間書寫,才發現整體語言水平急速下降中...

也謝謝把文章看完的你們:)

如果有什麼想法所以想要觀察的部分,

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arrow
arrow

    Fish Cat 德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